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
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國與家,在中國人的語境中,從不是孤立的字眼,而是飽含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作為最深沉的民族文化,早已牢牢扎根在我們的精神當中。林則徐吟出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,是在因主張禁煙而受到貶謫,赴伊犁充軍被迫與家人分別時“戲與山妻談故事”的不舍中;岳飛“精忠報國”的一生追求和“怒發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”的深痛,是從小被媽媽刺在背上、刻進骨血的;“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”,在戰亂頻仍中,杜甫對親人的思念噴涌而出,更由家書的不易得延展至對國家深深的憂慮……家國情懷從來都不只是攝人心魄的文學書寫,更是人們內心之中的精神歸屬。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壯懷,以百姓之心為心、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,來自那個叫做“家”的地方。
血與火的淬煉,家國情懷內化為中華民族的品格。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,從“長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”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,從“僵臥孤村不自哀,尚思為國戍輪臺”到“一寸丹心圖報國,兩行清淚為思親”,從“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”到“這是英雄的祖國,是我生長的地方”……千百年來,多少華夏兒女將殷殷之情系于中華沃土,效寸寸丹心忠于國家使命。在每一個危難關頭,都有毀家紓難、精忠報國的人挺身而出,都有先憂后樂、心系百姓的人奔走呼號,都有身雖平凡、亦足奮勇的人當職盡責。這使得中華民族具有一種民族韌性,即便經歷坎坷,依然不屈不撓、葆有生機。
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,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。正因為有著深厚的家國責任,中國共產黨人才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;正因為有著強烈的家國擔當,億萬人民用雙手建設起青春的中國、壯美的中國。烈日下,袁隆平一次次潛心試驗,以汗水澆灌雜交水稻;風雨中,南仁東一趟趟勘探重巒洼地,為“中國天眼”殫精竭慮;大山里,黃文秀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,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;課堂上,張桂梅幾十年堅守,成為為學生“種信仰”的人……進入新時代,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復雜局面,面對世所罕見、史所罕見的風險挑戰,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,正是因為黨和人民一道奮斗,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同頻共振。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,無數中國人挺身而出、義無反顧、舍身忘我,展現出中國精神、中國力量、中國擔當,映照出家的團結、國的凝聚,匯聚起一個泱泱大國戰勝風險挑戰的強大合力。
“清澈的愛,只為中國。”強大的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的堅強依靠,祖國繁榮昌盛也是所有中國人的心愿。實驗室里,科學家嘔心瀝血、苦心攻堅;施工現場,大國工匠篳路藍縷、連續奮戰;田野上,農民兄弟風雨無阻、勞作不輟;訓練場上,戰士們無懼疲勞、練兵備戰……他們或許平凡,卻是家國情懷最扎實的詮釋,他們是你、是我,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。開啟新征程,家國一體、家國同心的力量,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依托,億萬人民的辛勞和付出,一定能匯聚成新時代中國堅定前進的鏗鏘腳步。
|